猴頭菇屬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強。能廣泛利用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等。人工栽培時,適宜樹種的木屑是***經(jīng)濟而優(yōu)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殼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麩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還有尿素、蛋白胨、銨鹽、***等。
生長發(fā)育過程還要適宜的C/N比,菌絲生長階段以25:1為宜;子實體生育階段以35-45:1***適宜。此外,猴頭菌在生長中還要吸收一定數(shù)量的磷、鉀、鎂及鈣等礦質離子。
地理分布
猴頭菇是食用蘑菇中名貴的品種。野生猴頭蘑多生長在柞樹等樹干的枯死部位,喜歡低濕。東北各省和河南、河北、西藏、山西、甘肅、陜西、內蒙古、四川、湖北、廣西、浙江等省(自治區(qū))都有出產(chǎn)。其中以東北大興安嶺,西北天山和阿爾泰山,西南橫斷山脈,西藏喜馬拉雅山等林區(qū)尤多。
在過去猴頭菇一直都是野生的,多產(chǎn)于大山林中的蔭蔽處。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到深山密林里采集野生猴頭菇作為食品和***的習慣。據(jù)說,至今在河南伏牛山一帶的群眾中還流傳著唐代士卒在山林中采食猴頭菇的故事。
選購猴頭菇:新鮮時呈白色;干制后呈褐色或淡棕色。一些人工栽培的猴頭菇,以形體完整、茸毛齊全、體大、色澤金***者為主要標志。
營養(yǎng)***
在菌類蔬菜里面,是比較少見的一種,也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猴頭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具有營養(yǎng)與***的結合。
古有“山中猴頭,海味 燕窩”之說。猴頭與***、熊掌、燕窩并譽為四大名菜。猴頭是深山老林中的一 種大型肉質菌,喜歡生長在闊葉樹干斷面或樹洞中。幼小時呈白色,成熟后則變 成毛茸茸的黃棕色,從形色上看很像毛猴的腦袋,故而得名。猴頭菇為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我國華北、東北、中南和四川、云南、甘肅、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夏秋季采收。人工培育的子實體待菌齡到3個月以上,子實體長成時取下,曬干或鮮用。性味:味甘,性平。功能 :補脾***,助消化。
營養(yǎng)與***猴頭菌的營養(yǎng)成分很高,干品中每百克含蛋白質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達 17 種,其中***所需的占 8 種。每百克猴頭含脂肪4.2 克,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還富含各種***和無機鹽。 [1] 猴頭菇有增進食欲,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提升白細胞等作用。故可以使***提高對***的***能力。猴頭還是良好的滋補食品,對***衰弱、消化道***有良好***。在******篩選中,發(fā)現(xiàn)其對皮膚、肌肉***腫有明顯******。 所以常吃猴頭菇,無病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有病可以起******的作用
營養(yǎng)元素
含量(每100克)
營養(yǎng)元素
含量(每100克)
熱量
13大卡
鈉
1.2毫克
磷
37毫克
鈣
19毫克
鉀
8毫克
鎂
5毫克
碳水化合物
1.9克
纖維素
1.2克
***C
4毫克
鐵
1.8毫克
蛋白質
2克
硒
1.28微克
***E
1.46毫克
鋅
1.4毫克
煙酸
1.2毫克
脂肪
1.2克
銅
1.06毫克
核黃素
1.04毫克
錳
1.03毫克
硫胺素
1.01毫克
產(chǎn)品簡介:
1.猴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的一種優(yōu)良食品。
2.猴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利于血液循環(huán),是***患者的理想食品。
3.猴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4.本品不添加蔗糖,是用麥芽糖醇調節(jié)食品甜度,是糖尿人士也可食用的美味羊乳猴菇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