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煉過程
(1)爐料處理
爐料使用前應清理爐料,以去除表面的銹蝕、油脂等污物。放臵時間不長,表面較干凈的鋁合金錠及金屬型回爐料可以不經(jīng)吹砂處理,但應消除混在爐料內(nèi)的鐵質(zhì)過濾網(wǎng)及鑲嵌件等,所有的爐料在入爐前均應預熱,以去除表面附的水分,縮短熔煉時間、
(2)坩堝及熔煉工具的準備
新坩堝使用前應清理干凈及仔細檢查有無穿透性缺陷,使用前均應吹砂,預熱至暗紅色(500--600度)保溫2小時以上,以燒除附著在坩堝內(nèi)壁的水分及可燃物質(zhì),待冷到300度以下時,仔細清理坩堝內(nèi)壁,在溫度不低于200度時噴涂料。坩堝要烘干、烘透才能使用。壓瓢、攪拌勺、澆包等熔煉工具使用前必須除盡殘余金屬及氧化皮等污物,經(jīng)過200℃~300℃預熱并涂以防護涂料。以免與鋁合金直接接觸。涂料一般采用氧化鋅和水或水玻璃調(diào)合。涂完涂料后的模具及熔煉工具使用前再經(jīng)200℃~300℃預熱烘干。
(3)熔煉溫度的控制
熔煉溫度過低,不利于合金元素的溶解及氣體、夾雜物的排出,增加形成偏析、冷隔、欠鑄的傾向,還會因冒口熱量不足,使鑄件得不到合理的補縮,有資料指出,所有鋁合金的熔煉溫度要達705
度并應進行攪拌。熔煉溫度過高不僅浪費能源,更嚴重的是因為溫度愈高,吸氫愈多,晶粒亦愈粗大,鋁的氧化愈嚴重,一些合金元素的燒損也愈嚴重,從而導致合金的機械性能的下降,鑄造性能和機械加工性能惡化,變質(zhì)處理的效果削弱,鑄件的氣密性降低。生產(chǎn)實踐證明,把合金液快速升溫至較高的溫度,進行合理的攪拌,以促進所有合金元素的溶解(特別是難熔金屬元素),扒除浮渣后降至澆注溫度,這樣,偏析程度***小,熔解的氫亦少,有利于獲得均勻致密、機械性能高的合金。因為鋁熔體的溫度是難以用肉眼來判斷的,所以不論使用何種類型的熔化爐,都應該用測溫儀表控制溫度。
(4)熔煉時間的控制
為了減少鋁熔體的氧化、吸氣和鐵的溶解,應盡量縮短鋁熔體在爐內(nèi)的停留